(本文於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二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傳媒報導政府將於下周二發表首輪政改諮詢報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報告),報告會總結所收共約十三萬份社會各界的意見,其中意見紛紜,好比一眾廚師各師各法,在自助餐長桌上呈獻的各類菜式;完成有關總結報告過程艱巨,吃力不討好之餘,難免惹來顧此失彼之譏。

 

不論批評或支持者,都應明白撰寫政改報告須總結眾說紛紜的各方政見,實在是極艱巨的任務。觀乎過去一年來各界公開表達的意見,在在顯示社會各方意見嚴重分歧對立,實難以作出整合與平衡詮釋。

 

政改報告若能全面反映當前各界種種意見,則甚具參考價值,但相信當中難有新意。近一年來,多個團體都竭盡所能,為表達意見而發聲,尤以泛民主派為甚;可惜各種觀點一直並未加以辯論、整合、精簡或修訂,各有關方面亦未表現出互諒共融的意圖,可以說,社會各界意見的分歧程度較一年前更趨嚴重。

 

相信林太的報告會將各界紛繁的意見加以整合,並在某程度上作出註解。儘管批評者及部分傳媒自會作出評擊,但我深信報告在反映各方意見上足可達至客觀持平。

 

隨着報告發表,本地社會正好把握時機,攜手邁向尋求共識、化解分歧之路。

 

我們應相信各方有識之士終會訂出一個能妥善促進社會各界利益、充分照顧香港本土的歷史背景及目前環境、按照民主原則而又取得大多數市民支持的政改方案。我們的目標是找出符合政制發展「五部曲」的方案,俾能在2017年順利普選出行政長官;達至此目標實在是本地社會是否具備足夠條件推行大眾所渴求的民主政制的試金石。

 

這是一個極艱巨的工程,自然須時。在林太的報告發表之後,社會上各派政見亦需要有時間與空間去發展、溶合,求同存異,才能創造有利條件以達成任務。因此,行政長官不應急於發表有關政改的報告,而可留待10月初才呈交人大常委會,屆時立法會亦於暑假後復會。再者,人大常委會一般每兩個月召開一次會議,稍遲呈交行政長官的政改報告既不礙事,又可提供充足時間完成政制發展「五部曲」。

 

事實上並無明文規定行政長官的政改報告須緊隨政府的政改報告發表,過往做法不過是習慣與便捷而已。面臨當前的重大關口,呈交行政長官政改報告的時機,應以尋求合理政治共識為首要考慮條件。

 

據目前種種跡象顯示,相信林太的報告不會傾向支持任何單一政改方案。事實上,政府現階段亦不可能有任何明確取向。假使行政長官表明自身立場,就政改方案向人大常委會作出建議,亦只是根據法定權力行事,其中並無廣泛民意基礎支持。假如行政長官不就政改方案作出任何建議,則人大常委會只能根據法定權力就香港政改方案作出裁決,如此則有被迫在政治、道義上蒙受不負責任非議之虞。

 

鑑於近月以來香港政風轉向頻仍,香港及內地各有關方面實宜重估形勢,為香港所面對的重大決擇尋覓最佳路向。觀乎當前局勢,悲觀隨時會變為鼓舞,而樂觀預測又隨時會化為噩夢,若於此時貿然作出任何決定,恐怕對本地社會長遠利益而言絕非好事。

 

香港整體社會必須先暫時停下來作詳細反思,然後才決定今後去向。政改茲事體大,行政長官實應三思而後行。

Share 分享到:
Print Friend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