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二日载于信报财经新闻) 

传媒报导政府将于下周二发表首轮政改咨询报告(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的报告),报告会总结所收共约十三万份社会各界的意见,其中意见纷纭,好比一众厨师各师各法,在自助餐长桌上呈献的各类菜式;完成有关总结报告过程艰巨,吃力不讨好之余,难免惹来顾此失彼之讥。

 

不论批评或支持者,都应明白撰写政改报告须总结众说纷纭的各方政见,实在是极艰巨的任务。观乎过去一年来各界公开表达的意见,在在显示社会各方意见严重分歧对立,实难以作出整合与平衡诠释。

 

政改报告若能全面反映当前各界种种意见,则甚具参考价值,但相信当中难有新意。近一年来,多个团体都竭尽所能,为表达意见而发声,尤以泛民主派为甚;可惜各种观点一直并未加以辩论、整合、精简或修订,各有关方面亦未表现出互谅共融的意图,可以说,社会各界意见的分歧程度较一年前更趋严重。

 

相信林太的报告会将各界纷繁的意见加以整合,并在某程度上作出批注。尽管批评者及部分传媒自会作出评击,但我深信报告在反映各方意见上足可达至客观持平。

 

随着报告发表,本地社会正好把握时机,携手迈向寻求共识、化解分歧之路。

 

我们应相信各方有识之士终会订出一个能妥善促进社会各界利益、充分照顾香港本土的历史背景及目前环境、按照民主原则而又取得大多数市民支持的政改方案。我们的目标是找出符合政制发展「五部曲」的方案,俾能在2017年顺利普选出行政长官;达至此目标实在是本地社会是否具备足够条件推行大众所渴求的民主政制的试金石。

 

这是一个极艰巨的工程,自然须时。在林太的报告发表之后,社会上各派政见亦需要有时间与空间去发展、溶合,求同存异,才能创造有利条件以达成任务。因此,行政长官不应急于发表有关政改的报告,而可留待10月初才呈交人大常委会,届时立法会亦于暑假后复会。再者,人大常委会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稍迟呈交行政长官的政改报告既不碍事,又可提供充足时间完成政制发展「五部曲」。

 

事实上并无明文规定行政长官的政改报告须紧随政府的政改报告发表,过往做法不过是习惯与便捷而已。面临当前的重大关口,呈交行政长官政改报告的时机,应以寻求合理政治共识为首要考虑条件。

 

据目前种种迹象显示,相信林太的报告不会倾向支持任何单一政改方案。事实上,政府现阶段亦不可能有任何明确取向。假使行政长官表明自身立场,就政改方案向人大常委会作出建议,亦只是根据法定权力行事,其中并无广泛民意基础支持。假如行政长官不就政改方案作出任何建议,则人大常委会只能根据法定权力就香港政改方案作出裁决,如此则有被迫在政治、道义上蒙受不负责任非议之虞。

 

鉴于近月以来香港政风转向频仍,香港及内地各有关方面实宜重估形势,为香港所面对的重大决择寻觅最佳路向。观乎当前局势,悲观随时会变为鼓舞,而乐观预测又随时会化为噩梦,若于此时贸然作出任何决定,恐怕对本地社会长远利益而言绝非好事。

 

香港整体社会必须先暂时停下来作详细反思,然后才决定今后去向。政改兹事体大,行政长官实应三思而后行。

Share 分享到:
Print Friendly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