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於2015年4月8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若把移民潮的影響計算在內,觀乎1956至1991年期間出生世代中父母與子女學歷的相關系數,則期間香港社會的跨代向上流動性實質上並無改變。
1961至1976年出生的世代,受1967年暴動以及九七回歸前兩段期間的海外移民潮影響,父母與子女學歷的相關系數較低。
向上流動的社會挑戰
由於大批家庭移民海外,留港學生的教育前景自然大為改善。
上述歷史發展引致兩方面後果:首先,上世紀1980及1990年代出生的世代被認為教育機會及不上1961至1976年出生世代;其次,隨着較早期移民海外的家庭及子女回流尋找經濟機遇,1997年之後就業市場上競爭亦轉趨激烈。
因此,在教育方面投資以填補不足實在至關重要。香港的問題是缺乏相關就業技能,這將大大有損經濟增長與社會均等的形勢。雖然各世代之間的教育機會一直保持穩定,但不同家庭及背景之間卻存有差異。社會目前面對的一大挑戰,即在於如何改善弱勢家庭學生的機遇。
世代弱勢的家庭背景
在昔日的觀念中,當局提供普及免費教育就已足夠,以為家境欠佳而處於嚴重弱勢(無法負擔教育費),純屬資本市場不完善的問題,因而奠下免費教育政策的基礎,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提供政府免費教育。歷經半個世紀以來,免費教育政策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但不均現象卻仍未見改善,究竟問題根源何在?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雖然學校教育原則上能為學童提供學習機會,卻未能顧及校外的學習時間,其實不少學習活動在家中進行,幼兒及童年時期尤其如此,是以單憑學校教育並不足以完全抵消家庭背景的不利因素。
美國的研究經驗顯示,有關終身收入不均的變動,有半數在中學階段之前就已形成,可見要幫助家境欠佳的子弟,必須及早介入,問題只在如何找到他們,從而施以援手。
我採用201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以年齡介乎20至24歲、出生於1986至1991年者(這正是接受大學教育的年齡)為研究對象,從學歷作跨代流動性的分析。【表1】與【表2】分別以父親及母親的學歷為依據,列出有關研究對象學歷所繫因素的迴歸系數。
表1 20至24歲者在各人口普查年學歷百分位數等級相關變數的迴歸系數(以父親的學歷為依據)
人口普查年份 | 出生年份 | 父親學歷百分位數等級 | 男性 | 無父 | 來港不超過五年 | 父母來港不超過五年 | 私人居所業主 | 公營房屋單位業主 | 公屋單位租戶 |
1976 | 1951-56 | 0.373 | 0.1* | -3.9 | -1.9* | -1.5* | 3.6 | – | -6.6 |
1981 | 1956-61 | 0.319 | -0.9 | -5.6 | -7.3 | -6.1 | 2.6 | 6.1 | -2.6 |
1986 | 1961-66 | 0.261 | -1.4 | -5.6 | -6.2 | -4.5 | 6.4 | 10.3 | 2.9 |
1991 | 1966-71 | 0.255 | -1.6 | -6.2 | -5.0 | -13.5 | 5.5 | 5.5 | 2.6 |
1996 | 1971-76 | 0.242 | -1.5 | -6.3 | -11.2 | -7.1 | 4.7 | 4.8 | 0.8 |
2001 | 1976-81 | 0.294 | -1.5 | -3.6 | -12.8 | -9.2 | 6.9 | 4.4 | 0.9 |
2006 | 1981-86 | 0.324 | -1.5 | -5.9 | -9.9 | -8.3 | 5.9 | 1.8 | -4.8 |
2011 | 1986-91 | 0.307 | -0.4 | -5.1 | -10.4 | -9.3 | 6.1 | 1.8 | -5.1 |
註:星號所標系數在統計上微不足道。學歷按百分位數等級計算。
表2 20至24歲者在各人口普查年學歷百分位數等級相關變數的迴歸系數(以母親的學歷為依據)
人口普查年份 | 出生年份 | 母親學歷百份位數等級 | 男性 | 無母 | 來港不超過五年 | 父母來港不超過五年 | 私人居所業主 | 公營房屋單位業主 | 公屋單位租戶 |
1976 | 1951-56 | 0.379 | 0.1 | -1.6 | -16.5 | 11.5 | 3.7 | – | -7.1 |
1981 | 1956-61 | 0.310 | -1.0 | -2.4 | -6.8 | -5.2 | 2.7 | 5.2 | -3.7 |
1986 | 1961-66 | 0.258 | -1.5 | -3.2 | -5.0 | -5.2 | 6.5 | 9.4 | 2.1 |
1991 | 1966-71 | 0.256 | -1.5 | -2.8 | -8.8 | -11.7 | 5.3 | 5.0 | 1.6 |
1996 | 1971-76 | 0.252 | -1.9 | -5.7 | -10.4 | -7.4 | 5.4 | 5.2 | 1.1 |
2001 | 1976-81 | 0.292 | -1.7 | -3.4 | -11.9 | -11.1 | 6.8 | 4.4 | 0.6 |
2006 | 1981-86 | 0.317 | -1.5 | -5.2 | -7.4 | -9.9 | 5.9 | 1.7 | -4.8 |
2011 | 1986-91 | 0.282 | -0.4 | -2.8 | -8.9 | -9.6 | 6.0 | 1.0 | -5.9 |
註:與【表1】相同。
破碎家庭的社會代價
我的研究發現,研究對象若本身為新移民、或父母為新移民、或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其所處弱勢尤其嚴重;此等家庭狀況不難識別,應能運用社會資源對症下藥,採取預防及補救措施。
美國等發達國家中離婚率不斷趨升,導致在單親家庭中成長者人數日增,成為窒礙兒童前途的最關鍵因素;香港的離婚率近30年來持續飆升,現已躋身全球十大最高離婚率地區之列。
備受討論的80後與90後年輕人和長輩的世代鴻溝問題,亦反映出成長於單親家庭的人數日增。1981年,11至20歲的青少年只有1.2% 在單親家庭中成長(【表3】),他們屬60年代出生的一代,同一比率在1991年升至2.9%,2001年則增至7.0%,及至2011年更達11.7%;期間增幅高達10倍,實在非同小可;再者,由於普查不會把再婚的父母列入單親家庭計算,故單親子女的數目肯定會被低估。
表3 不同年齡組別子女與單親同住百分比
1981年人口普查 | 1991年人口普查 | 2001年人口普查 | 2011年人口普查 | |
1至5歲子女 | 0.4% | 0.6% | 2.8% | 3.9% |
6至10歲子女 | 0.9% | 1.9% | 5.0% | 8.2% |
11至20歲子女 | 1.2% | 2.9% | 7.0% | 11.7% |
1981至2011年期間,1至10歲(正處幼年發展關鍵時刻)兒童於單親家庭成長的比例,增幅亦高達10倍;可見80及90年代出生者與60及70年代出生者的成長環境有極大差距。
置業條件的教養優勢
我在研究中亦發現,在擁有物業(無論是私人住所抑或政府資助自置單位)的家庭中成長,子女學歷優勢往往遠勝在租住私人住所的家庭中成長者,這可算是意料中事,因為擁有住所對增進家庭財富的巨大效應,往往未能於父母的學歷或收入之中充分反映,調查中所報的家庭收入多只屬工資,鮮有包括從固定或流動資產所得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我的研究顯示1981至2001人口普查年期間,居於政府資助自置單位者(以居屋為主),其學歷優勢與擁有私人住所者相若,但在2006至2011人口普查年,其學歷優勢卻顯著減弱。
租住公屋家庭的父母學歷對子女學歷的影響亦有所改變。在1986至2001人口普查年期間,有關影響與私人住所住戶比較呈現正值,但在2006至2011人口普查年期間則呈現負值,有關世代為於1981至1991年出生者。
出現這些居住條件的差距及轉變,原因何在?
弱勢溫床的脫困關鍵
關鍵在於以下兩種因素的互動作用:一、公營房屋住戶組成的轉變;二、貧困階層離婚率趨升。
1976年的公營房屋單位租戶,在全港人口家庭收入分佈最高50%中佔48.3%(【表4】),及至2011年,所佔比例則降至25%。由此可見,35年之間租住公營房屋的家庭收入顯著減少;反觀私人住所租戶的經濟狀況則有所不同:1976年,在全港人口家庭收入分佈最高50%中佔46.1%,及至2011年,所佔比例則升至60.7%,收入遠勝公營房屋租戶。
表4 1976至2011年基於收入十等份各類住所的家庭百分比
公營房屋租戶 | 私人住所租戶 | 公營房屋單位業主 | 私人住所業主 | |||||
1976 | 2011 | 1976 | 2011 | 1981 | 2011 | 1981 | 2011 | |
最低30% | 28.3 | 48.1 | 33.2 | 19.8 | 4.6 | 20.9 | 22.3 | 21.5 |
最低50% | 51.7 | 75.0 | 53.9 | 39.3 | 14.8 | 43.4 | 39.5 | 37.0 |
最高50% | 48.3 | 25.0 | 46.1 | 60.7 | 85.2 | 56.6 | 60.5 | 63.0 |
最高30% | 24.6 | 7.1 | 27.7 | 42.0 | 59.1 | 28.4 | 41.4 | 44.2 |
至於政府資助自置居所住戶,其家庭收入則出現下降趨勢,在家庭收入分佈最高50%所佔比例,由1976年的85.2% 降至2011年的56.6%。究其原因,大概由於所擁有的物業價值升幅不及私人樓宇,家庭財富增值能力較弱,因而未能在子女身上多作投資。
環顧世界各地,貧困階層的離婚率普遍偏高,香港的情況也不例外,不論男性或女性,離婚人數均漸見增加。1981年,男性與女性離婚人數分別為12,580與11,160;1991年分別增至21,700與28,920;2001年分別增至57,800與94,200;2011年更增至94,920與179,400。
表5 按住所分類已婚及離婚男女人數(千位)
公營房屋租戶 | 私人住所租戶 | 公營房屋業主 | 私人住所業主 | 總計 | |||
已婚 | 男性 | 1981 | 334 | 369 | 7 | 296 | 1,005 |
1991 | 474 | 255 | 101 | 467 | 1,298 | ||
2001 | 522 | 269 | 282 | 580 | 1,652 | ||
2011 | 513 | 306 | 305 | 680 | 1,803 | ||
女性 | 1981 | 342 | 324 | 7 | 306 | 979 | |
1991 | 464 | 206 | 103 | 476 | 1,249 | ||
2001 | 480 | 242 | 278 | 570 | 1,570 | ||
2011 | 490 | 290 | 303 | 681 | 1,763 | ||
離婚 | 男性 | 1981 | 4 | 6 | – | 3 | 13 |
1991 | 8 | 6 | 1 | 6 | 22 | ||
2001 | 22 | 17 | 6 | 14 | 58 | ||
2011 | 42 | 22 | 11 | 21 | 95 | ||
女性 | 1981 | 3 | 5 | 0 | 3 | 11 | |
1991 | 9 | 7 | 2 | 11 | 29 | ||
2001 | 33 | 25 | 11 | 25 | 94 | ||
2011 | 79 | 35 | 23 | 42 | 179 |
尤其值得留意的是,離婚男女多屬公屋單位租戶(【表5】)。2011年,香港已婚男女約有28%租住公屋單位,但離婚人士則有44%租住公屋單位。換言之,2011年公屋租戶中約有五分之一為離婚人士,相對於1981年的二十分之一,增幅高達四倍。
香港的公共屋邨現正逐漸變為貧窮階層與離婚住戶密集之處,日益缺乏足以誘導子女力爭上游的環境,對於增建公屋藉以改善房屋供應不足的建議,我實在不敢苟同;我認為增建政府資助的居屋單位,以自置物業作為共同資產,反而是遠勝於此的方案;凝聚家人之間的關係,能預防子女日後發展陷於有損其向上流動性的弱勢。
政府絕不應坐視公屋淪為貧窮階層及離婚人士聚居之地,社會理應為窮家子弟提供較佳成長環境,再者,擁有自置居所者愈多,社會分化程度也會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