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5年2月4日载于《信报财经新闻》)

 

香港未来的经济命脉系于人口问题,今年特首施政报告就如何提高工作人口的质与量方面,提出若干措施,对于重建因人口老化和移民而流失的工作人口,无疑是值得欢迎之举,但以往的努力却成效不高。

 

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成就,有赖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内地)移民的贡献;但同期也有大量港人移民海外;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成员国的人口中,香港出生的移民人数超过60万。

 

移民趋势揭示人口流动性

 

不过,香港输出的移民数字显然不止此数,因为不少源自香港的移民生于内地,在OECD统计数字中会被列为中国移民,此外,海外出生的香港移民后裔,亦不会列作香港移民计算。

 

政府估计自1980年起,移民海外的香港居民约80万人,其中应有相当部份并非于本港出生,若将1980年之前离港移民计算在内,则总数随时超过一百万,约为现时居港人口的15%。

 

若将外地出生的后裔计算在内,源自香港而居于海外的人口总数或高达150万,约为现时居港人口的20%,远高于新加坡及台湾,其移居海外人口仅分别为15万和48万,各为当地人口的4% 和 2.1%。

 

触发移民潮的政经因素

 

由此可见,香港人口的流动性远超于新加坡和台湾两地,本地移居海外者何以那么多?部分因1966至67年间暴动之后移民,另有部分则于1997年之后离港,但其中受政治因素影响的又占若干?

 

自1980年以来,香港移民一直维持在每年一万至两万之数,只有九七以前十年期间才录得显著增幅(【图1】),这10年内移民激增,累积额外移民人数高达30万,相信与市民前途未卜的焦虑心态有关;但亦可由此推算,自1980年以来,出于经济考虑而离港的移民为数约50万,其中不少大概受海外较佳机遇所吸引。

 

本地社会具大专学历的居民比率约为16%,即约110万人。记录显示香港出生而居于OECD成员国的人口中,高达56% 以上具大专教育程度。前曾述及移民外地的港人约为100万人;若将移民后裔计算在内,则总数更会高达150万,由此也可推断,香港的海外移民约有56万至84万具大专学历。

 

吸引人才回流妙法

 

迁离香港人数既然甚多,特区政府大可设法向他们招手,以提高工作人口的质与量,但若非可提供更佳发展机会,实难吸引已于海外安居的移民回流。政府必先找出本地人才与技术特别短缺的范畴,方能使宣传策略奏效;其次,必须能够标榜香港足以吸引移民回流之处,包括生活水平与海外的差距,并尽可能将差距缩窄;第三,认清有碍移民回流的商业及专业障碍,设法排除或至少减低有关限制。

 

我深信本地技术及人才短缺的范畴多的是,例如医生及英语导师人手不足,大部分香港人都对社会的需要了如指掌,多年来,香港人亦已善于重新发掘这些问题;这次能否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不妨拭目以待。

 

人口老化前车可鉴

 

随着工作人口渐形老化,退休人数日益增加,香港将面对严峻的经济前景。

 

当工作人口老化,创意随年事增长日渐衰退,经济生产力提升速度亦会放缓。1981年,香港工作人口(年龄界定为20岁至64岁)中未满35岁者占51.3%,及至2011年,所占比率已跌至30.1%(【图2】);同期年逾50岁的工作人口比率,则由22.5% 增至 33.4%。

 

企业的管理层若以年长职员居多,年轻员工就难望取得管理经验。职位愈高,职责自然愈重,与决策者交流机会也愈多,因而也较能观察大形势,也就有愈多机会累积到自行创业所需的经验。因此,社会的向上流动性与创业精神,往往取决于工作人口的年龄结构。在整体员工较为年轻的机构中,即使年纪轻轻,也有可能位高权重。年轻社会能为年轻而创意旺盛之辈提供发挥所长的机会,让他们取得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若缺乏这种机会,则整体的经济生产力也会受损。

 

人口老化使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比例增加,直接导致人均GDP增幅下降,社会生活水平也会随之下跌,只好靠动用积蓄维持。

 

2015年,香港长者(65岁及以上)人口将是工作人口的22%,日本在1995年已达此数字,当时正值所谓「失落二十年」之初,该国经济开始停滞不前。这两种现象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存有密切的关系。

 

时至今日,日本长者人口已达工作人口的47%,再过15年,亦即2030年,香港亦将落得同一处境,长者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2050年以后将达至80% 的顶峰。

 

2015年之后,预计香港的工作人口不会再增长,这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前所未见的现象,趋势将持续至21世纪末。政府终于对人口问题有所行动,建议公务员延迟退休年龄,并鼓励妇女就业。虽然两项措施都预期会有一定成效,但却只属一次性质,未能改变负面的人口趋势。

 

究竟政府能否排除重重障碍,从海外吸纳优才回流,包括早年离港移民的后裔?其成效须待日后方能揭晓;事实上真正的障碍在于本地而非海外,要是政府未能成功跨越,那么日本现时的困境,就是香港可见的未来!

Share 分享到:
Print Friendly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