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二零一三年一月十六日载于信报财经新闻)

 

哈佛大学Edward Glaeser教授表示,美国目前领取社会保障伤残津贴的劳动人口有880万,较2007年12月的710万之数跃升170万。三十年前,领取社会保障伤残津贴者与整体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是1比40,今天已低于1比18,增加超过一倍。

 

由于领取伤残津贴的劳动人口大增,把美国的真实就业情况遮掩了。1982年,美国失业率高达10.8%,创二次大战以来的新高,但领取伤残津贴者比例只有2.5%。目前的失业率虽然较低,但就业情况其实比当年还要差,领取伤残津贴的劳动人口占美国整体劳动人口5.9%,失业率占7.7%,合共占劳动人口总数13.6%。自从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大量美国人退出劳动市场,当中包括领取伤残津贴者,相信重新就业可能性不大。美国长远的增长前景实在未许乐观。

 

被滥用的伤残津贴

 

医学水平不断提升、富危险性的工种大减、因工死亡率大降、因酗酒和吸烟等而致伤残的个案也显著减少、经年龄调整后的死亡率亦大减,而二战后新生代只占领取伤残津贴个案总数15.5%。那为何美国申领伤残津贴的人数反而趋升?

 

美国所以出现如此趋势,可以假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就业市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二、美国的伤残保险赔偿数额可观,申请手续简易。一般人即使并无任何明显伤员,也可轻易申领到伤残津贴,而且社会上对受助人的接受程度亦普遍提高。

 

在平衡财政预算和化解日益沉重的公债问题上,伤残津贴正是民主、共和两党争议不休的社会福利计划之一。毋庸置疑,社会福利改革,正是美国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经济复苏程度以至今后持续增长,都须倚仗经济创造就业的能耐,也即是系于刺激企业需求,以及吸引待业者重返劳动市场的成效;若社会福利计划严重打击就业意欲,则量宽措施就算一推再推,也始终无法收到预期效果。

 

众所周知,无工一身轻,而能够多享清闲的生活,自然令人心向往之。据经济学家观察所得,每个人除了要工作赚钱,也要求保留时间消遣,两者间取得平衡,与其全职工作而每周赚取1200元,不少人会宁愿少赚一点而乐得清闲。一个人为换取额外余暇而甘愿放弃的收入额,就等于这额外余暇的价值。

 

「适当补偿」有参考作用

 

仔细分析一下,可考虑两种情况。以一周有168小时计算,扣除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每周可分配为工作和余暇的时间共有112小时。第一种情况:每周工作40小时,赚取每小时30元的最低工资,一周就有1200元收入;第二种情况:完全不事生产,收入全无,但可享有112小时的余暇时间。

 

选择过第二种生活的人,究竟要得到怎样的「补偿」,才会觉得两种生活方式完全没有区别?换了经济学用语来说,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得到同等的满足感、快乐或效用(utility)。

 

在制订各种福利政策时,例如涉及伤残保险赔偿、失业或退休金等方面,其实都可以这种「补偿」作为参考指标。显而易见,对一个领取最低工资者来说,「适当补偿」必须少于其每周工作40小时所赚得的工资,即1200元,才不至于打击工作意欲。

 

预期赔偿额取决于申请赔偿的成功机率,以及实际可得的赔偿额。举例来说,领取伤残津贴者占美国劳动人口的比重日增,可见伤残津贴数额过于优厚,又或者申请成功率过高。假若真的如此,就有必要作出调整。

 

经济学者已就如何估计预期中的「补偿」设计出各种研究方式。下面我作了个较易明的推理:假设一组特定的「无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其公式如下:

 

效用 (utility) = α1 x ln(睡眠时间)+ α2 x ln(闲暇时间)+ α3 x ln(工作时间 x 工资率)

 

据此去推算一个赚取最低工资(时薪30元)的人,每周在不同工作时数的情况下,要获取同等效用时,必须得到的「适当补偿」。

 

【表】中显示与以下三宗个案相关而取决于α数值的「适当补偿」。个案1是基准个案,其中α1 = α2 = α3 = 0.33。个案2中,α1 = 0.33,α2 = 0.17,α3 = 0.50;反映其人选择较多的闲暇时间,选择较多的闲暇时间属于所谓「闲暇至上」一族。个案3中,α1 = 0.33,α2 = 0.50,α3 = 0.17;反映其人选择较多的工作时间较为重视工作,属于所谓「工作至上」一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选择较多闲暇时间的人士是那些可以从收入取得较高效用的个人,反之亦然。

 

1:不工作的「适当补偿」

   

每周工作时数

    20 40 48 56 60 72
基准个案:α2 = α3 = 0.33 适当补偿 $107 $429 $617 $840 $964 $1389
收入百分比 18% 36% 43% 50% 54% 64%
闲暇至上个案:α2 = 0.17α3 = 0.50 适当补偿 $74 $313 $460 $640 $744 $1144
收入百分比 12% 26% 32% 38% 41% 52%
工作至上个案:α2 = 0.50α3 = 0.17 适当补偿 $190 $671 $919 $1190 $1332 $1778
收入百分比 32% 56% 64% 71% 74% 82%
  每周所赚工资 $600 $1200 $1440 $1680 $1800 $2160

 

以基准个案而言,每周工作20至72小时,「适当补偿」由107元至1389元不等,差异可以甚大,数额以非线性方式随工作时数上升。在工时偏低的情况下,例如每周20小时,「适当补偿」只占收入18%;但若每周工时倍增至40小时,「适当补偿」占收入比例就会升至36%,每周工作72小时的比例更会升至64%。

 

「闲暇至上」一族的「适当补偿」一般较低,由74元至1144元不等,分别占收入12%至52%。至于「工作至上」一族,「适当补偿」则较高,由190元至1778元不等,分别占收入32%至82%。

 

一个人若每周工作少于56小时,以时薪30元最低工资计,而每周补偿金约为700元左右,很自然会宁愿索性退出劳动市场,乐得享受清闲生活。

 

最近通过的长者生活津贴(每月2200元,每周约500元),与领取最低工资人士每周工作40小时所得工资相若,退休人士会视之如等同全职工作所得,对于低收入人士来说,是个颇为贴近打击工作意欲的津贴额,并鼓励退休。

 

综援伞下的经济后果

 

现时,根据「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综援),任何单身而健全的长者或健康欠佳或残疾程度达50%的成人,每月可获发放2820元的标准金额,约相当于上述宁愿退出劳动市场者每周700元的「补偿」。这样看来,综援其实并不刻薄,而根据【表】中的仿真算式所得数字,更可算颇为优厚。

 

在香港打工,工作时间一般很长。【】中列出香港赚取最低工资者每周的工作时数,其中以48、60和72小时居多,而分属这三个组别的人数大致相若;由此可见,香港的打工一族工作意欲十分强烈。不过,港人的平均收入其实跟世界先进国家相差无几。那么为何工作意欲特别强烈?

 

我认为低税率是其中一大关键因素。不少低收入打工男女都未有列入税网之内,这大大有助于鼓励他们继续就业,而且工作时间偏长。不过,美国及其他先进国家却情况有别,由于社会福利优厚,逼使税率偏高,往往令人宁愿退出打工一族的行列。

 

对于只愿每周工作少于48小时的本地打工男女,现时本地的综援相信已过于优厚,以致促使他们索性打消工作念头,跟美国的情况也许颇为相似。

 

至于近十年来才出现的「宅男」现象,则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所谓「宅男」(otaku),指的是宁愿留在家中的无业少男。背后原因有二:一、他们终日留家所虚耗的光阴,部分可以综援补偿;二、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即使足不出户,也较容易消磨时间。

 

相信「宅男」所能赚取的工资普遍较低,可假定与最低工资水平相若,他们大抵也是宁愿每周工时少于48小时之类,甚或低至每周20小时,属于「闲暇至上」一族;其中合资格申请综援的,自然宁愿完全放弃工作。

 

经济前景两大隐忧

 

一如美国,香港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逐步扩大各种社会福利计划,其中包括综援在内。有关优厚福利打击工作意欲的专题研究少之又少,今后应在这方面多做研究工夫。在贫穷问题日趋严重,而贫富又日益悬殊的今天,面对各界对此深表忧虑的呼声,社会势难避免进一步加强福利计划。不过,为免进一步打击本地打工一族,尤其是年轻人的工作意欲,推行措施应审慎从事,不宜轻率。

 

正如美国George Mason大学经济学教授Tyler Cowen所言:「互联网并未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但确实令不少人的生活出现变化。互联网的成品源自人的内心,而非工厂里的工场。我们今天利用Twitter、Facebook、MySpace等网上服务,在内心建构出种种关系错综复杂的故事、影像,以及情感。凡此种种运用创意的活动,并没有为经济带来多大收益,反而只能令个人乐在其中,独善其身而已。」虽然摆脱上一代沉迷物质财富的枷锁也许并非坏事,但在互联网和综援效应两面夹击下,对经济所造成的伤害实在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Edward Glaeser, “2013 Is the Year to Go to Work, Not Go on Disability”, Bloomberg View, 27 December 2012.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12-27/2013-is-the-year-to-go-to-work-not-go-on-disability.html

 

Tyler Cowen, The Great Stagnation: How America Ate All the Low-Hanging Fruit of Modern History, Got Sick, and Will (Eventually) Feel Better, Dutton, 2011.

Share 分享到:
Print Friendly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