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7年5月10日载于《南华早报》)

 

特朗普、桑德斯(Bernie Sanders)于去年美国总统大选,得以从政治主流以外异军突起,实因美国生产力增长偏低、经济严重不均,以致整体经济表现疲弱,右翼与左翼民粹相继坐大,乘势而起。民粹主义于美国以至全球的兴起,经济因素纵非唯一原因,亦肯定是个中一大关键。

 

今时今日,一向推行共产主义的中国,反而高唱世界自由经济秩序,其国家主席向资本主义美国的总统宣扬自由贸易的优点,实在不无讽刺。事实上,中国目前仍为经济新兴强国,受惠于自由贸易,而美国则忧心经济下滑,有成为全球开放经济秩序受害者之虞,此发展实在不足为奇。

 

自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融合和利伯维尔场资本主义拖累经济表现之说大行其道,且在传媒、公共政策议论中受到广泛认同,但此是否有根有据?

 

我对此说不敢苟同。全球经济融合和利伯维尔场资本主义的浪潮,在1980年后才出现,但西方经济(尤其是美国)却早在1970年代已转趋疲弱,此缓缓下滑的现象,背后的因素至今仍存。

 

Kevin Murphy教授研究显示,男性实质工资增长率在1940年代为19.4%,1950年代为29.7 %,1960年代为24.1% ,1970年代只增加5%,及至1980年代则处于 -7.8%的水平;可见生产力增长在1970年代开始递减,至1980年代则出现负增长。

 

 

Robert Gordon于2016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增长的涨落潮》(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一书,显示美国劳动生产力在1920至1970年期间处于巅峰,但在1970至2014年期间大幅下滑。

 

Gordon指出,这现象主要是由于「全要素生产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改变,亦代表创新与技术发展方面的变化。

 

自1970年以后,大部份科技发展只局限聚焦于娱乐、通讯,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等少数活动层面,未能在整体经济上产生全面提升生产力的效应,仅令少数行业或掌握高技术的工作人口受惠。

 

美国经济放缓现象,早于在「中间偏右」、由佛利民(Milton Friedman)与芝加哥经济学派提倡的市场经济政策的趋势之前十多年已出现;事实上,若非有赖全球经济融合与利伯维尔场资本主义,生产力增长放缓必会更迅速。

 

若科技发展自1970年代起已集中于少数行业,那是否亦令不均现象恶化?1979至1990年期间,全球经济融合根本未成气候。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溢价,由1979年的42个百份点跳升至1990年的71个百份点,期间美国男性整体工资不均现象显著恶化。

 

Kevin Murphy教授在研究中发现,科技发展改变了美国的经济不均模式。

 

1970年代及1980年代,科技发展对高技术人员需求较大,劳工市场乐于为高技术服务付出较高代价,导致工资不均现象恶化;1940年代,科技发展需要较多非技术员工,劳工市场自然给予他们较佳待遇,工资不均现象随之减轻;1950年代及1960年代,科技发展未见向任何一方倾斜,是以工资不均现象保持稳定。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模式产生的变化,更能解释其对工资不均、生产力增长变化的影响,而非关全球经济融合。若未能真正理解生产力增长放缓和工资不均恶化的背后成因,则难免于推行政策时发生失误,不但未能解决社会问题,甚至会令有关问题恶化。

 

科技发展并非可加以控制,使其倾向对高技术或非技术工人有利,最佳政策莫过于从平衡两者的供应量入手,以达至维持生产力增长,改善工资不均。

 

意识形态上的争辩总会持续不断,然而必须透过科学分析和实证数据,正确找出问题所在以解决之;意气之争实在无济于事。当今之世,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可惜被利用作为同一阵营者用以壮大声势的「回音壁」,壁垒分明、针锋相对,如此只会令成见日深,无助寻求出路。

 

 

 

 

 

Share 分享到:
Print Friendly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