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Chim Richard Wong 王于漸
RSS
  • 主頁
  • 南華早報
  • 信報
  • 文章目錄
  • 專題文章
    • 再創香港奇蹟
    • 房屋問題
    • 香港奇蹟
    • 中港經濟融合
    • 芝加哥學派
    • 中港公營房屋
    • 其他分類…
  • 短傳
  • 文集書刊
    • 博主個人履歷
    • 文集書刊
    • 參與講座與研討會
  • 演講
    • 教育與人力資本
    • 房屋問題
    • 香港奇蹟
    • 中港經濟融合
    • 芝加哥學派
    • 中港公營房屋
    • 貧窮問題
    • 摩爾
    • 最低工資
    • 退休保障
    • 企業社會責任
    • 林肯
    • 競爭法
  • 聯絡我們

從經濟學角度探索扶貧(一)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5/22 · Add Comment · 6,892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負所得稅既有效率而成本又較低,實在是香港處理貧窮問題的理想方案。政府又可在實施方案的同時取得政治支持,從而就改革社會保障計劃的棘手議題展開討論,尋求以嶄新的資助模式推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服務計劃。目標明確的扶貧計劃,對任何社會都至關重要,也是在經濟上唯一可以持續的長遠方案。
[Continue Reading...]

公務員退休長俸的防貪作用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5/15 · Add Comment · 10,461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五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政府亦宜考慮應否重新推行長俸計劃。適用于新入職公務員的公積金計劃,與資深公務員的長俸計劃同時並行,實在難免于「延付報酬」問題上啟人疑竇。「延付報酬」計劃所包含對不當行為的阻嚇作用,無疑是政府用以維持公務員紀律的重要措施,實不應純以退休福利安排視之。
[Continue Reading...]

破舊而未立新的社、經、政困局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5/08 · Add Comment · 5,917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五月八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究竟香港奇蹟是否已經幻滅?香港昔日的奇蹟,全憑在社經政策綱領之間保持平衡,配合巧妙的政治手腕加以微調,才能一直維持。回歸以來,在本地政制仍處過渡期之際,香港不斷嘗試,至今仍在摸索再創奇蹟之路。
[Continue Reading...]

社經政策矛盾對香港前途有何影響?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5/01 · Add Comment · 4,894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五月一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推行立法會選舉比例代表制,正是政府決策失當的最明顯例子,因為此舉無異於助長政治代表四分五裂。整合民意從來就並非易事,而實行此制之後就更難上加難。不但無法在新社經政策綱領之間取得平衡,反而引致組別只顧自身利益而各不相讓,在政見分歧影響下造成政策停滯,以致社會日趨分化。隨着懸而未決的經濟、社會議題不斷堆積,香港不但在社經方面嚴重分歧,在政治上亦日形分化。
[Continue Reading...]

社經政策原有平衡關係亟待重建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4/24 · Add Comment · 4,818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社福機構、利益組織、政治倡議組織由於主張為麥理浩式傳統社會政策模式進一步投放社會資源,自然將種種改革措施視為威脅,而對政府的改革措施採取敵對態度。因此,政府改革社會政策綱領及維持社經政策綱領的平衡關係,結果難以付諸實行。迫於客觀形勢,政府無奈作出妥協,而將改革目標收窄。
[Continue Reading...]

香港奇蹟已經幻滅?(二) : 經濟、社會、政治 –– 三大制度形成的秩序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4/17 · Add Comment · 9,551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七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經濟政策方面,香港奉行自由開放市場、小政府、低稅率、適度規管,而且尊重私有產權。社會政策方面,本地的社會福利制度或多或少以英國模式為藍本,通過以公帑直接資助或補貼非牟利志願組織,提供教育、福利服務、醫療、房屋等方面的福利。不過,嚴防任何有關免費午餐的非分之想,原因不單在於有違審慎理財的原則,而且恐防會助長政治參與的意欲。 . . . . 在香港政制根據《基本法》的規定開放之後,改寫了社會和經濟政策之間的互動關係,以致經濟政策往往受制於社會政策,而「積極不干預主義」亦備受攻擊。
[Continue Reading...]

香港奇蹟已經幻滅?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4/10 · Add Comment · 4,768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四月十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中國對外開放所帶來的經濟機遇,亦會對香港社會造成擾亂和衝擊。日趨繁榮的背後,有人歡喜有人愁;未能把握機遇的一群應予以照顧,因為隨着本地政制日漸開放,他們的政治呼聲就會日形突出。為謀對策,必須有大刀闊斧、高瞻遠矚的氣魄。要實現的目標有以下三個:一、同時與內地經濟及國際經濟融合,從而維持香港作為開放城市的經濟繁榮;二、與社會大眾分享繁榮成果,使民粹政治不致在民間造成嚴重分化;三、持續開拓香港與內地互惠雙贏合作的機會,令「一國兩制」繼續保持動力。
[Continue Reading...]

林肯的語言權術與道義原則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4/03 · Add Comment · 15,936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四月三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黑人雖獲自由,但其經濟條件反而變差,政治地位亦未見有任何改善之處。美國在修憲之後還須再過整整一個世紀,種族平等及黑人投票權才再度成為受關注的政策議題。. . . . 電影《林肯》展現在觀眾眼前的這位一代總統,不但精通語言權術,也深諳為政之道,為化解無比艱巨的挑戰尋求解決方案,不惜肩負沉重無比的道德責任。
[Continue Reading...]

林肯語言權術的政治經濟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3/27 · Add Comment · 7,337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修辭不過是「語言權術」的語言表達方式,在遣詞用語之中流露出操控和誤導的用意。鑑於民間的共同意願本屬子虛烏有,若必須作出集體決定,就難免要運用「語言權術」。以現代經濟學語言來說,這正是無從斷定民心所向的結果。
[Continue Reading...]

林肯的語言權術與共和時代的誕生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3/20 · 1 Comment · 7,434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林肯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角色,並非純粹在於解放黑奴的義行,而是因為他創造了歷史的轉捩點。. . . . 林肯登上總統寶座,打破近六十年一直由民主黨壟斷大選的局面,此後七十二年轉由共和黨主持大局。. . . . 第13條修訂案的通過,. . . . 迎來共和時代,為美國成為二十世紀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奠下穩固根基。
[Continue Reading...]

收入、開支、儲蓄與貧窮線的關係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3/13 · Add Comment · 4,741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三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其實靠住戶收入來衡量收入不均現象,並據之以對貧窮下定義,當中漏洞甚多,但兩者比較起來,貧窮線B有一個基本原因勝過貧窮線A;只以同齡組別中的個人和住戶作比較之所以實際得多,是因為他們都屬同輩,既處於同一人生階段,又在同一年代中成長,在學時期也相同。年齡實在是制訂貧窮線的較佳依據。
[Continue Reading...]

香港建造業現況分析與前瞻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3/06 · Add Comment · 12,585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三月六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改善本地建造業現狀實已成當務之急。十大基建項目將於今年全面展開,建造業生產力偏低導致人手短缺,勢將對工程進度造成障礙。至於行政長官在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的未來建屋計劃,落成期也難免因而受阻,除非能及時就引進建築工人作出安排,以確保各項建設宏圖順利展開,否則有關工程將難望如期完成。
[Continue Reading...]

如何制訂貧窮線 (下) –––– 以年齡為釐定貧窮標準的依據相對公平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2/27 · Add Comment · 4,896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長遠而言,香港所需的政策應能透徹掌握貧窮戶的成因,以及建立有助於脫貧的誘因和干預措施。社會不應關愛有餘、頭腦發熱,只有透過切實客觀分析,才可在扶貧方面取得實質進展,否則只會白白錯過從美國「大社會」計劃失敗經驗中汲取教訓的機會。
[Continue Reading...]

如何制訂貧窮線(上)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2/20 · 1 Comment · 7,029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將貧窮線與年齡掛鈎,確實能提供較為公平的衡量準則,以斷定誰屬於貧窮戶之列;不以處於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住戶的收入作比較,也可避免得出盲目性的結果。年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住戶人數,但不會受住戶人數及其他因素影響。
[Continue Reading...]

本地職場可有性別歧視?

By YueChim Richard On 2013/02/06 · Add Comment · 6,286 views
(本文於二零一三年二月六日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1976年至1996年間,未婚男女僱員月薪百分比的平均差距約為-12.8%。1996年至2011年間約為-1.4%,兩段期間的差距收窄11.4%。不過,鑑於12.8%的差距不算顯著,可推斷1996年以前性別歧視對薪酬的影響程度應不算高。時至今日,既然單身女性僱員薪酬漸有高於男性僱員之勢,「宅男」的現象漸見形成也就不足為奇。至於這個發展有何實質影響,至今仍是未知之數,而相關研究亦不多見。不過,可以定論的是,現今勞動市場中的性別歧視並不嚴重;由於女性會因婚姻及生育打斷工作,故在較高職位上薪酬會落後於男性,但隨着結婚生育比率持續下降,女性教育水平追過男性,這個距離將不斷縮減。
[Continue Reading...]
Page 25 of 32« First«...21222324252627282930...»Last »
  • Languages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Announcements 通告

    Total Views 总浏览量:

    6,844,054

  • Social Network 社交網絡

               
  • 最近回應

    • YueChim Richard on 人口變質的世紀挑戰
    • Fred Tai on 人口變質的世紀挑戰
    • Anubis Pai on 造就中國革命契機的地主與農民
    • Ching on 如何制訂貧窮線(上)
    • Kurt on 林肯的語言權術與共和時代的誕生
  • 演講
  • 博主個人履歷
  • 短傳
  • 聯絡我們
  • 專題文章
  • 文集書刊
  • 參與講座與研討會
  • 文章目錄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